-1876年(清光绪二年七月初八),孙钺出生于通州(今南通市)。他字鈇,幼年读私塾,后进江阴南菁书院学经学。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考进南京东文学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因家计艰难转入通州师范学习。学业未结业,张謇委他负责工程建设。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植物园改建为博物苑,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博物馆,仍附属于通师,由孙钺继续负责苑务。1913年,孙钺担任苑主任。他在任博物苑工作的同时,还担任通师的博物教师,主授动、植物课,后又在南通农学院兼任讲师,主讲植物病理学。1943年,逝世,享年67岁。著作有:《用器画》、《养牛》、《造林全书》、《日文文法教科书》、《植物病理学》、《南通植物志》等。
-1876年(清光绪二年七月初八),孙钺出生于通州(今南通市)。他字鈇,幼年读私塾,后进江阴南菁书院学经学。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考进南京东文学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因家计艰难转入通州师范学习。学业未结业,张謇委他负责工程建设。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植物园改建为博物苑,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博物馆,仍附属于通师,由孙钺继续负责苑务。1913年,孙钺担任苑主任。他在任博物苑工作的同时,还担任通师的博物教师,主授动、植物课,后又在南通农学院兼任讲师,主讲植物病理学。1943年,逝世,享年67岁。著作有:《用器画》、《养牛》、《造林全书》、《日文文法教科书》、《植物病理学》、《南通植物志》等。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精彩阅读
-
1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