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明出席2025年度第三期专业化招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

发表于: 2025-11-19
来自 江海先锋
原文链接
291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近日,2025年度第三期专业化招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市委书记吴新明出席开班式并作辅导报告。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落实全会精神,敢为善为、奋发有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江海先锋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学习专栏,陆续刊登党员干部心得体会,推动互学互鉴、互促互进。


市科技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高吉

我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一是锻造“创新链”,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全力推动科技招商工作提质增效 ,靶向招引高成长型科创项目和高端创新资源,全年新招引科创项目2000个以上。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前瞻性技术创新专项等,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二是提升“产业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科技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三是激活“资金链”,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财政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发展,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不断厚植发展沃土,育强科创森林,优化鼓励企业创新、包容失败的机制和环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一流创新生态。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  姜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与南通“跨江向海”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对在新形势下系统提升招商引资质效、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需要南通的招商引资工作跳出传统路径,树立开放思维、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招商引资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精准性和专业性。紧紧围绕三个“聚力点”——跨江融合、兴海图强、江海联动,更加紧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一是加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趋势的分析研判,紧盯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靶向招商。二是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等模式,提升招商精准度,持续擦亮“投资南通 共创未来”品牌。三是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加强产业知识、投资政策、谈判技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系统培训,着力提升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法治意识,打造懂产业、通政策、会谈判、善服务的复合型招商人才。我们将持续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招商实效,以开放聚产业、以服务留企业、以队伍强动能,为南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久动力,助力南通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仲月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委吴新明书记在全市专业化招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科技招商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开发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培育能级的大载体,尤其需要锚定科技招商赛道,筑牢新质生产力根基。要精准认知“有什么”,不断夯实招商底气。坚持以商引商、以链聚链,立足海安“两高三新,五群十链”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摸清产业、平台、资源等“家底”,依托各类专业园区、科创孵化器等载体平台,靶向招商、精准对接,提升科创项目全周期支撑能力。要清醒正视“缺什么”,补齐发展短板。强化政策精准供给,主动对接上级基金,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通道,着力构建资本赋能生态,用心用情优化营商环境。要明确聚焦“干什么”,锚定攻坚方向。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理念,聚焦核心任务,紧盯优势产业链,靶向对接“卡脖子”技术项目与未来产业项目,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要务实谋划“怎么干”,提升招商效能。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充分调动部门、企业、平台、机构的力量,凝聚招商合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园区更多力量。


如东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党组副书记  顾本勇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市委吴新明书记在全市专业化招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辅导报告学习,我对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方法论和如东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一是聚焦产业深耕,提升集群发展能级。锚定构建“1+3+N”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集中力量主攻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优势产业及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和头部项目,开展靶向招商、链式招商。紧盯氢能、未来通信、人工智能等N条未来产业赛道,以科技创新项目为核心,初创成长企业为重点,高端领军人才为关键,载体平台为依托,着力招引一批“科创型”“潜力型”“人才型”项目,为如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善用政策工具,构筑综合竞争优势。一方面吃透用足外资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等现行政策,引导已落户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充分吸收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跳出“政策比拼”思维,学习“从房东到合伙人”的理念,发挥如东化工中试基地、离岸孵化器、电镀产业园等特色平台作用,探索低空经济、能源消纳等场景招商新模式。加快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资源,将如东特有的土地、岸线资源等稀缺要素,转化为吸引优质项目的硬支撑,切实增强如东招商引资综合竞争优势。三是锤炼专业铁军,提升攻坚实战能力。精准选拔熟悉国际规则、通晓产业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理论+案例+实战”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招商人员产业分析、政策解读、谈判沟通等专业能力。逐步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突出项目落地、资金到位、税收贡献等关键指标,充分激发队伍活力,着力打造一支懂产业、善谈判、精服务、敢担当的专业化招商铁军。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江海先锋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江海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