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忠参加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

发表于: 2025-10-30
来自 如皋发布
原文链接
40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王燕文,中宣部文明实践局实践活动处三级调研员何武国,民政部老龄工作司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处处长王立标,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集团董事长葛莱,南通市副市长于立忠,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杨曹明,王鸣昊、丁兴华、顾留忠等我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民政部老龄工作司等多部委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展现新时代老龄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老龄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整场活动以文化之约、活力之约、亲情之约、未来之约为脉络,精彩纷呈。

图片

富有文化底蕴的开场AI短片《今又重阳》拉开了活动帷幕,甲骨文“九”字的动态演变与桓景传说,串联起古今重阳文化脉络。

图片

随后,大型情境表演《九九风华・神州此情》震撼登场,如皋本土的号子、倒花篮、扒沟狮子、耥子灯等非遗项目,与来自内蒙古的安达舞、山东泰安大秧歌、河南西平鱼龙灯同台献艺,大屏同步呈现全国多地重阳民俗场景,营造出全国共庆、文化交融的浓厚节日氛围。

图片

创意融合表演《青春无龄界》通过诗朗诵《重阳席上赋白菊》、合唱《童年》《九九女儿红》、京剧戏歌《说唱脸谱》,展现老年人“人老心不老”的活力状态与青少年“传承青春志”的朝气。

图片

活力秀《银潮特有范儿》集结百名银发达人打造“全龄段活力盛宴”,60+天团时装秀、70+运动达人手杖操、80+健康达人太极拳表演,63岁机车达人崔学吉、82岁无人机飞手奶奶登台秀技,同时结合青少年运动、歌舞等。营造“全国银发一起嗨,九州共度活力重阳”的氛围。

图片

音乐快板书《孝老爱亲一脉传》以全国道德模范殷志兰的真实事迹为核心,用音乐快板书形式,生动演绎这位“银发带头人”的大爱故事。

图片

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金牌讲解员任威威讲述磨刀老人吴锦泉节衣缩食,数十年行善献爱心,捐资帮助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故事《巷子里的磨刀声》。

图片

活动还制作了重磅视频,致敬赵亚夫、钱七虎等江苏先进老年典型,彰显了老年群体奉献社会的巨大能量。


图片


紧接着,歌舞情景剧《江海人家·乐龄交响曲》动静结合,通过戏剧语言与歌舞表演生动展现主题。剧情以一对上海退休夫妻赴南通考察养老生活为线索,串联起文化体验、老龄群体活力故事与科技体育互动等场景。让“温馨、和谐、科技”的老龄文明社会具象化,凸显老龄群体在新时代的活力与价值。

图片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乌兰牧骑团队用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礼赞美好生活》,送来草原人民的节日祝福,也寓意中华民族大家庭在重阳佳节的文化团圆与民族团圆。

图片


分会场连线展现了“全国文明村”如皋东陈镇南东陈社区其乐融融的长寿宴场景,并公布了“如皋市助老榜样”和“邻里爱心食堂示范点”名单,将关爱落到实处。


图片


现场,南通与泰州两地文明办负责人共同启动了“通泰共重阳·文明润桑榆”文明共建仪式,承诺在老龄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上深化合作。


图片

最后,老中青少四代同台演绎的新编合唱《我们仍是少年》,将活动推向高潮,传递出“历经时光心仍滚烫”的生命力与“传递薪火续青春”的蓬勃朝气。如皋籍旅德女高音歌唱家李洁,特意飞回如皋为家乡助力。

图片

活动前,与会嘉宾沉浸式体验了“三进城——重阳九九游园会”文明实践市集,领略了汇聚地方饮食智慧的“如皋八大碗”,品尝了来自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的特色物产与美味,亲身体验了如皋各镇区文明实践品牌的特色魅力。

图片

整场游园会与主会场活动紧密联动,成功将优质的乡土文化、健康的生活理念与温暖的敬老真情从乡村带入城市、从传统引向现代,也将“我们的节日”品牌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串联,通过“看、做、品、玩”的全感官体验,充分展现了如皋乃至江苏在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共筑新时代老龄文明上的不懈探索与丰硕成果。

图片

今天,如皋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也组织了居民观看活动直播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阳从千年历史中走来
在如皋写下新时代温情注脚

此次主场活动
不仅是一场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展演
更是一次
新时代老龄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作为“世界长寿养生福地”
如皋将以活动为契机
将长寿文化、孝老传统与老龄服务
创新结合
为全国推进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供“如皋样本”

“皋”城重晚晴 抒写“夕阳红”美好图景


□ 特邀评论员 王琦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安康。如皋如歌,长来长寿。

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就被赋予了“长寿”的美好寓意。成陆于6000多年前的如皋,以其历史底蕴孕育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寿文化生态。

“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乡”的美誉加诸其身,长寿文化在如皋不仅是一种地域特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传承。“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滋养着尊老敬老、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绘就出一幅老年群体乐享幸福生活的生动画卷。

正因如此,今年重阳节当天,一场全国性的活动主会场,才独具深意地落在了如皋。活动将通过文艺展演、文化沙龙、互动体验和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呈现新时代老龄文明的新图景,传递“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文明理念。

“老”开心了。活动当天,不少百岁及高龄老人将参与演出中,不仅可以看到五世同堂的106岁书法老人顾汝询挥毫送福,还有63岁青藏线机车爷爷、82岁无人机飞手奶奶等精彩节目。如皋的老人们总能从平凡的日常里找到乐趣,让生命充满了活力。

“老”智慧了。御风智能防摔服、外骨骼机器人、电动代步车、智能电动轮椅车……长寿康养体验区,29个摊位直接把“养老神器”搬到你面前。多年来,如皋对于长寿基因持续进行探索与研究,带动如皋市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现已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之一。

“老”好吃了。富硒大米、黑塌菜包子、无花果干、绿壳鸡蛋等等当地独具特色的长寿食品,不仅养育了当地的百姓,也创造了独特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老”好玩了。放风筝、做香囊、学剪纸,吃早茶、逛水绘园、在家门口运动,如皋当地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成为如皋老年人休憩身心、颐养天年的极佳处所,如皋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老”舒心了。如皋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2家长者食堂,提供补贴餐食;为失能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及长期照护保险,已覆盖超万人;推行“公建民营”培育本土养老企业。切实举措让老人安享晚年。

在这片被长寿文化浸润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命的长度,更是生活的温度、创新的活力和文明的厚度。文化的滋养、饮食的节制、环境的熏陶、社会的关爱,让长寿突破了单纯的年龄数字,成为一种从容、幸福的生活状态。

10月29日,我们共同见证:“皋”城重晚晴,养老变“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如皋发布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如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