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强调,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月29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施学雷带领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督察专班,到市公安局开展督察调研。副市长、公安局长高山主持座谈会,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新闻链接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哪些成果?

今年,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四敢”精神,以“跳出公安看公安,跳出公安干公安”的视野,敢于担当、敢于创新、主动作为,推动公安机关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01
构建全警服务保障格局
将营商环境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副市长、公安局长高山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局领导班子挂钩联系、警种部门定向服务、属地所队跟踪服务“三个层级”走访机制,制定《全市公安机关走访服务操作指南》,对145家本地上规模民营企业、225家市级重大产业项目、6396家规上企业进行分工包干,在全警范围常态开展“问需于企”走访恳谈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走访企业、项目1300余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60余件,收获企业锦旗、感谢信30余次。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思维”为抓手,相继出台《南通市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10条举措》和《南通市公安局2023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推动比学赶超。同时,依托68110110民意热线、微警务“企业服务平台”,广泛受理企业意见诉求,形成受理、交办、反馈、核查的闭环机制。
02
聚焦三个重点提升服务
聚焦风险防控
营造平安稳定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建成并投入运行警务工作站12个、移动方舱7个。警务工作站共接处警情2768起,出警速度平均提升63.6%,街面警力平均快反响应时间较去年缩短3分52秒,全市盗窃车辆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7.11%。
织牢企业风险防控屏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防工作,全面启动“防风林”工程建设,针对“警企风险联控”重点企业开展回访115次。
围绕企业设立、投产、运营、销售等全生命周期,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复盘回溯、根除问题隐患,对近1000余名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上门服务重点企业100余家次,共建安全稳定网络空间。
聚焦权益保护
提升公安执法服务水平
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受理涉企案件136件,快理率达到90%、快侦率达82%,挽回经济损失2351.06万。先后成功破获假冒注册江苏驰名商标“大艺”案和假冒“始祖鸟”品牌服装案等大案,实现生产、仓储、销售的全链条打击,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优化行业无感监管服务,变日常监管为超前指导,推动行业自治,为行业赋能减负。今年以来,检查危险物品从业单位6744家次,发现整改治安隐患问题77处,“公交人驿站”成功化解的矛盾30余起,推动南通市区普通货物运输车辆长期禁区通行证网上办、掌上办。

聚焦用户体验
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体系
以“一扇窗”全面整合线下审批事项,进一步做优市、县、派出所三级架构的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以“一张图”改革通揽“不见面”审批,推动更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公安服务事项网上办、“不见面”审批。
擦亮“无忧”品牌,全力打造“企无忧”和“商无忧”两支服务队,把警务服务精准覆盖到各类市场主体,把平等保护贯彻到执法、服务各个环节,助力各类市场主体一门心思谋发展。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