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王晖接受新华日报采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发表于: 2022-10-23
来自 新华日报
原文链接
240

0b388c43-560e-4888-b788-c8d28b266429.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华日报《党代表热议》邀请南通市委书记王晖代表,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工作实践,探讨如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立足所长展现更大作为。


9d273943-cae5-4960-9b25-9454cd92c462.jpg

王晖代表


记者:报告明确,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南通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


王晖:作为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唯一城市,南通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的使命责任,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加快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带动苏中苏北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促进长三角南北两翼更加充分、更加均衡发展。


目前,长三角南北两翼发展还不够均衡。比如经济总量方面,南通GDP、人均GDP分别位居上海大都市圈9个城市中的第5、第7位;科技创新方面,去年全市研发投入占比2.62%,低于苏州、南京、无锡、宁波,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南通位居23位,低于与南通经济总量同样过万亿的合肥和宁波;交通方面,南通与上海接壤,但尚未高铁直达,根据最新旅客时间表,南通西站至上海虹桥站75分钟、至上海站85分钟。


记者:围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南通将如何拿出针对性举措,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王晖:我们将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协作、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同城同质等,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比如产业协同协作上,南通近40%的农副产品供给上海、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合作、6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上海口岸;建成苏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跨江合作园区17个;去年南通新签约注册10亿元以上项目中53个来自苏南和上海,占比48.5%。今年1—9月全市新签约注册总投资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35个,其中来自苏南和上海的合计占比40%。去年,南通2246家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企业,对上海地区销售和采购金额分别为3109.7亿元、3263.7亿元,分别占销售、采购总额的9%、11.5%。


交通互联互通上,南通今年开建3条过江通道:未来通过北沿江高铁,南通站至上海北站、虹桥站、上海站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42分钟、58分钟、58分钟,南通站至南京北站最快运行时间约1小时;作为公铁复合通道的海太通道,铁路将帮助南通站至上海虹桥站最快运行时间缩短为55分钟,公路将成为南通融入上海和苏南又一快速通道;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南通新机场明年将开工建设,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推动江海联动上,将充分发挥南通沿海空间、港口、岸线等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千万标箱大港、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新华日报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新华日报。